我們先選定其中一幅布條,現場報警,作為測試,警方到場後,也認為該紅色布條不但因為未署名已經違法,其懸掛位置也違反《選罷法》與《南投縣競選廣告物使用管理規則》,然而內容違反《選罷法》的部分,警方基於辦案程序,需先調閱監視器找到行為人才能處理,懸掛位置違反《南投縣競選廣告物使用管理規則》的部分,則非警方管轄範圍,主管機關是南投縣環保局以及草屯鎮公所清潔隊,眼下警方並無任何可以積極處理的辦法。
大家可能有相對相像的背景,譬如說學歷比較高,然後在園區這邊形成一個科技的聚落。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工程師,不常有空。
所以我這次出來選,可以很明顯地發現,不會再有人說你是想騙政黨票,或是想來沾沾民氣,然後下一次選議員,不會再有人這樣講了。另外在新竹市還有一個每年產值已經破兆的科學園區,所以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同樣也是工程師的很多。後來,隨著太陽花運動的落幕,我也同時意識到,我自己是一個媽媽,那個時候我大女兒是一歲又一個月。丘:當初是如何開始從政的呢?是什麼原因讓你決定加入時代力量? 高:其實我是在2014年太陽花運動的時候,才真正地投身政治活動。以托育政策來講,剛剛說我們生育率第四高,但是實際上在新竹的公托是零。
至於推出的政策,因為我的年紀比新竹市平均大約37歲還小個兩歲,新竹市的家庭非常多是親子。有非常多像我這樣子本來家裡是在新北、台北,因為工作就業的關係,到新竹這邊落地生根。路透社引用一名美國官員的話說,這架波音737-800客機在德黑蘭起飛後不久,美國官員指衛星數據顯示,客機起飛後兩分鐘,附近出現兩枚地對空導彈產生的熱源,隨即發生爆炸,飛機着火墜毀。
《紐約時報》取得一段當時班機從德黑蘭機場起飛幾分鐘後疑遭飛彈擊落的影片,比對查證後確認影片為真。」他提到,有非常可怕的事發生。事故剛發生時,曾傳出涉及機件問題,但後來多國都傳出飛機是被擊中。軍方為造成空難道歉,說會提升系統以防將來再發生同類錯誤。
加拿大政府原先稱機上有63名加國人,但後來下修人數。《法新社》報導,國際持續施壓伊朗,要求有「可信的」調查。
烏克蘭就透露,客機出事前,控制塔收到機師的最後一句說話是「機上情況一切正常」。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但已經被回收進行分析。雖然美加和英國領導人都出面表示伊朗要對這起飛機失事負責,但德黑蘭當局仍堅持意外是技術故障引起。伊朗在多次否認西方的誤擊指控後,今天終於承認,是該國軍方「非蓄意地」將對方擊落。
而外長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在社交網站Twitter表示,今日是悲傷的一日,他向受害者的家庭以及其他受影響的國家表示深切遺憾、歉意與慰問,但指責美國的「冒險主義」引發今次的人為錯誤與災難。多個西方國家政府歸咎是飛彈誤擊。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對記者說時,他懷疑「某人可能犯了一個錯誤」,但沒有進一步詳細說明。但德黑蘭當強調這種可能性「不合理」。
他說:「有人說原因是機械(故障)。伊朗ISNA新聞社援引他的話說:「這種謠言根本不合理
在這本類自傳的文字作品中,見到她難能可貴地剖析了可能連台灣人未必能清楚反思的政治認同與氛圍。前輩作家們陸續交出新作,中生代有的交出代表作、有的則再度以新作品重磅回歸。
重磅回歸的另一本詩集《連陽光也無法偷聽》將在今年的春天問世,屆時交錯閱讀,可完整體驗陳雋弘在多年前擄獲讀者心靈的秘密。這樣的描述橫跨了小說、散文與詩三個領域,題材上也再度展現台灣創作者們的多元關懷與力求突破。大量取材自親密關係與女性經驗,她在詩作裡以濃烈的文字抒情、發聲,也將日常生活裡的靈光製成標本珍藏。他書寫、他旅行,他思索,他以文字叩問生命、自然以及寫作,讀者沿著字裡行間,彷彿也跟著劉宸君進行了無數趟旅程。崔舜華〈神在〉:如果世上有神,我對祂來說重要嗎? 崔舜華〈咖啡與菸〉:孤身一人的時候,菸是煙火,而酒則是柴薪 夢幻逸本重新面世,撫慰塵世中傷痕累累的心 在詩創作的領域,最廣為人知的詩人夏宇交出了新作《羅曼史作為頓悟》,無須多言自然是大事一件。《此刻是多麽值得放棄》脫胎換骨自陳雋弘兩本接近夢幻逸本的舊作《面對》和《等待沒收》,他打散兩本前作的編排方式,加上數首新作後,讓舊作以新的面度再度問世。
另一本值得閱讀的著作出自黑潮文化基金會與作家吳明益共同創作的《黑潮島航:一群海人的藍色曠野巡禮》(大塊文化),以耗時十六天的方式環繞台灣的海域,在海水與島嶼、白天與黑夜交際,人文與自然的互動中,為這趟航行途中的所見所聞留下充滿海味的日誌。在性別平權與教育前進得如此辛苦之際,這本小說來得正是時候。
詩作裡屢屢為人世間的各種失意切片紀錄,卻從其中提煉出令人同情共感的詩意。受到亡國感籠罩的2019年,這本書對台灣讀者是相當有勇氣且真誠的紀錄。
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身份認同,傅榆的影像與文字毫不閃躲地以身為度,為讀者示範了如何回望自己的家庭、不同政治立場的人是否擁有對話的可能,以及經歷金馬獎得獎感言風波的她,如何反思關於這一切。見別人所未見,帶著讀者與身體政治正面對決 喜愛閱讀小說的人在去年可以說是極為享受的一年。
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生代則是交出了亮眼的(第一本)作品。至於中生代,駱以軍、陳雪、陳淑瑤、吳明益、胡晴舫等人也紛紛交出新作品。其他女性寫作者也紛紛出版作品,像是睽違已久的張惠菁《比霧更深的地方》、李屏瑤的《台北家族,違章女生》,以及張馨潔的《借你看看我的貓》,也都是不容錯過的文集。新生代創作者陳柏煜、楊智傑也交出新作品。
這些文字呈現了一名年輕且親近群山的寫作者,他誠摯的思索,以及對自然和文學的熱愛和矛盾(後者來自於擔心自己無法勝任),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溫度與可貴。《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則是難以用文體界定的一本作品,卻也是作者唯一能留給讀者的文字。
老前輩黃春明重磅回歸並交出長篇新作,新生代則首推鍾旻瑞的《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在香港反送中運動出現前,曾在香港短暫客座教書的作家吳明益曾對學生說:「學文學的核心就是懂得掙扎,懂得為自己的生命爭取一些時間與可能性。
然而,中生代創作者的重磅回歸,首要推薦將目光放在吳岱穎的《群像》,以及讓眾多讀者盼望已久的陳雋弘《此刻是多麽值得放棄》。2015年才以《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驚艷所有讀者的張亦絢回來了。
任何形式的書單必然有其侷限,本文所推薦的書籍我盡可能讓文體和內容取材多樣化。在切入正題介紹推薦書籍前,也以簡短的文字回顧該文體在2019年的出版情形(或是其他也值得一讀的作品)。詩人說「傷感的」詩作收入在這本作品裡,彷彿世界黯然無光,索然無味,此刻選擇放棄也不足惜。寫成長經驗的扭曲、原生家庭的裂解,乃至揭露自己的情感經驗,讀來那樣令人心疼之餘,作為參與者與記錄者的崔舜華,又以文字拉開一些距離,從這些經驗中給予一些反思。
性一直以來都是張亦絢關心且寫作的主題之一,但她總能見別人所未見,甚至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帶領讀者感受那我們看似熟悉(事實上未必如此)的身體議題。裡頭的文字未必前後連貫,卻正是這本文集的價值所在。
直視傷口,揭露詩人過往經歷裡罕為人知的真實 散文書寫在2019年亦有大量出色的作品面世,像是已在其他年度(推薦)書單中屢屢出現黃麗群的《我與狸奴不出門》。2019年對本土創作而言可以說是大豐收。
小說家帶著讀者正面對決,台灣社會尚未準備好要集體面對的身體政治。但詩人在多年後,仍以精煉且深情的文字,撫慰了無數顆在塵世中傷痕累累的心。